第一百一十九章名单-《三国:汉中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路上,刘放对孙资,说道:“若不罢免夏侯献、曹擎、秦朗三人,我等将难以宁日也,今必要劝说陛下立曹爽、司马懿为托孤大臣,传令至宜阳大军,诏司马懿速来大营,以免生变。”

    在曹叡病重的这段时间之内,关于托孤大臣的人选就变化数次,看司马懿的名单变化,便知其暗斗如何激烈了。

    同时曹魏吸取东汉的外戚、宦官专权的经验,便是让宗室子弟作为托孤大臣。无论如何,司马懿只能为辅,而不能为主。

    “从兄之言。”

    入帐后,刘放、孙资见此时的曹叡只能躺在榻上,难以坐起身体,驱步上前,在榻侧听着曹叡的话。

    曹叡枕在软垫上,低声说道:“司马懿狠辣,曹爽柔弱恐难制之,不知卿等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刘放靠近曹叡的耳畔,说道:“陛下,此言有误。曹爽正值壮年,而司马懿不过老弱之辈,今洛水之战,其虽胜,但身中一箭。其今岁奔波辽东、宜阳二地,以其之龄,其难久存。故齐王登基之后,司马懿恰能辅佐几年,以稳固朝局。届时司马懿退下之后,曹爽辅佐齐王,恰如陛下所思也。且曹爽为主,司马懿为辅,岂有辅夺主之理。”

    “燕王虽是恭顺,但如其言,其无才德以安国事。司马懿对阵西蜀,颇有胜果,曹爽亦有功勋,陛下委任燕王等人,恐西陲难安,国事难定也。”

    曹叡喘着粗气,视线朦胧,说道:“刘卿所言不无道理,只是朕疲劳至极,无法持笔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孙资有眼力见地写好诏书,将笔送到曹叡身前,由刘放抓着曹叡的手,在巾帛上写字。

    写完之后,刘放又将玉玺拿来,双手拖着曹叡的手,盖了下去。

    孙资拿到诏书之后,急忙出帐,拉住侍从,让其急忙传诏给司马懿。而刘放则在榻侧继续安抚曹叡,让曹叡坚持下去,表现自己的忠心。

    曹叡神情微微放松,喃喃说道:“派遣使者至蜀营,商议退兵议和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刘放安抚了许久,曹叡终于安心地睡去。刘放这才安心离开营帐,叮嘱道:“陛下入睡,任何人不许打扰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侍从应和道。

    一切未尘埃落定之前,还不能放松。

    /131/131227/32156738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