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朝廷确实动荡不安,只怕过不了多久,就要有大事发生。” “届时,为师要么北上,要么前往西疆。” “这不在乾都城的日子,自是要提前提点你几句的。” “恩府请说,学生洗耳恭听。”李隆摆正姿势,作恭敬状。 虽说入仕已然有些时日,平日里耳边也多多少少有些阿谀奉承之言。 但他始终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,从未有过骄傲自满之感。 深知若无恩师当年的教诲,自己怕不是要被卢恒折磨死。 哪还能有今日的成就。 于是乎对李长空便愈发尊敬。 如今恩府临走前的教诲,如何能不认真聆听。 “自然还是杂交水稻之事。” “战事将起,粮食将变得重中之重。” “届时你只要能保证粮食不断供,等到战后,便是大功一件!” “升到食监的位置,不成问题。” “再磨炼个几年,户部侍郎有望。” “可若是断供了,或是粮食提供得不到位,便是大罪过!” “到时候,便是为师,也不一定能保下你。” “此中得失,自己体会,莫要懈怠。”李长空如是说道。 见恩府神色郑重,李隆也不敢懈怠,遂点了点头,郑重道:“隆谨遵恩府教诲!” 李长空闻言点了点头,道:“你性子向来稳重,除此事之外,为师便没有别的叮嘱了。” “你应当都能处理好。” 师徒二人又聊了许久,直到天色渐暗,李隆这才离去。 李长空看着其离去的背影,揉了揉眉心,有些惆怅。 恰逢此时,一双纤纤玉手抚上了其太阳穴,按揉起来:“夫君,车到山前必有路,莫要太过忧虑。”昭阳柔声说道。 李长空闻言,伸手握住昭阳的葱白玉手,叹息一声,道:“陛下刚刚登基,朝臣尚且动荡。北方强敌不断,西晋又来凑热闹。” “如此内忧外患之下,如何能不忧虑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