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可相信归相信,也没有自大到认为刑部尚书会无缘无故举荐自己的地步。 更何况,举荐自己的原因着实是蹩脚至极。 翰林院的书籍浩如烟海,别说他们了,就是一些四五十岁的老翰林都会时常出错。 更遑论自己了。 钟狱之后,吏部尚书周秉正也站出身来,道:“刑部尚书所言极是,翰林院修撰贺太白和陈道的才能,这些时日以来,我等都看在眼中。” “老臣以为,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,总归不是坏事。” 紧随其后的,便是定国公张勋:“两位尚书所言极是,我们毕竟都好了,这大乾的江山社稷,终究要交到年轻人的手中。” “多一些机会,多一些磨砺,将来我大乾的百姓就少遭一份难,总归是好的。” 闻言,马如龙也站出身来,道:“几位大人所言极是,吾深以为然也!” 如果说刚才只是诧异,现在就是震惊了! 贺太白和陈道互相对视一眼,均看出了对方内心的忐忑。 他们什么身份,什么地位,值得这么多大佬举荐? 莫不是卷入了什么党派之争? 想到这里,随后再略一思索,便明白了。 钟狱是太子的人,周秉正是太子的老丈人,张勋是勋贵代表,肯定站太子。 兵部和勋贵们交好,所以马如龙虽然话最少,但话里话外,该表明的态度却都给到了。 信息已经很明显了,太子在捧他们! 那么与之对立的,便是…… 两人将目光投向景王,果不其然,其脸色肉眼可见地难看起来。 “臣以为不妥,两位翰林院修撰确有大才,只不过资历尚浅,宝钞油墨二局又甚是关键,还是另寻德高望重者担任为好。”礼部尚书陆征站出身来,沉声阐述自己的观点。 闻言,李长空眼眸微动,心中已然有了计较。 除了还未表态的户部尚书黄黎外,眼下朝堂六部的局势已然很明朗了。 “贾师傅,你如何看?”龙椅之上,传来景行帝威严的声音。 第(3/3)页